
浏览次数: 时间:2022-12-12 18:28:01
朝鲜桧仓烈士陵园,毛岸英在这里永久地安息,长眠。
一阵清风拂过,摇动了墓前的花束,朝鲜人民常来这里扫墓。少先队员面对墓碑,向烈士宣誓;鬓角斑白的老人,或蹒跚于树下,或默默地靠在墓旁,回忆那段硝烟弥漫的往事……
还有一位阿妈妮,抱着毛岸英的墓碑,痛哭流涕,喃喃自语:“多好的孩子啊!”这轻声絮语,清晰可辨。霎时间,就传遍了整个烈士陵园。人们不由得聚集起来,抽泣声连成一片。
1950年10月7日晚上,北京中南海的夜空,月明星稀。毛主席特地设宴为即将赴东北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送行。
毛主席没有专门的餐厅,宴会就在书房——“菊香书屋”内举行。在场只有三个人:毛主席、彭德怀和毛岸英。
彭德怀早就知道毛岸英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长子,他们见面是在1946年,那时的毛岸英刚从莫斯科回到延安。
在延安学习时,彭德怀还表扬过毛岸英。新中国成立后,他就没有见过毛岸英了。
“岸英,你现在在哪个单位工作腾讯2分彩?”彭德怀一边吃饭,一边关切地问道。
“北京机器总厂。”毛岸英恭恭敬敬地回答。
“工人对入朝作战有什么反应?”
毛岸英激动地说:“大家被真正发动起来了,坚决要求支援朝鲜人民。”
“不是‘发动’,是正义战争的召唤!难道你要去朝鲜,是我动员的吗?”毛主席在一旁微笑地纠正道,眼睛里满是欣慰。
图 | 毛主席
彭德怀听后,愕然地停下筷子,盯着主席。毛主席笑而不语,慈祥地望着爱子。
“彭叔叔,你不是在组建志愿军吗?我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毛岸英朗声地说道。
彭德怀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再次把探询的目光投向主席,说:“主席,这不是开玩笑的吧?”
毛主席微笑着说:“岸英想跟你去打仗,要我批准,我没得这个权利哟!你是司令员,你看收不收这个兵吧?”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良久,毛岸英坚定地说:“彭叔叔,这不是开玩笑,我考虑了好几天。”
“岸英,现在国家最缺的是经济人才,你在工厂里好好锻炼,也能干出一番事业嘛!”彭德怀试着劝说,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可是,唇亡齿寒,我怎么能安心在后方工作呢?现在,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我是国家主席的儿子,应该带头去朝鲜。”毛岸英神情坚毅,看不到一丝犹豫。
“你们小两口商量好了吗?可不能背着她哦。”彭德怀再次找到一个借口,试图打消毛岸英的念头。
“刚才我已经向她辞行了。”
彭德怀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心想:“这对父子肯定早就商量好了,那我就表态吧!可是,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呢?打仗不是游戏,主席一家为革命付出的已经够多了,我怎么能忍心让岸英再去朝鲜冒险呢?”
图 | 彭德怀
想到这里,彭德怀还是拒绝。此时,毛岸英也有些着急,他搬出种种理由,比如上过伏龙芝军事学院,参加过苏德战争等等。
“老彭,你就收下他吧。”毛主席满意地看了看儿子,笑着对彭德怀说:“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要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他能帮上忙的。”
事已至此,毛主席都发话了,彭德怀也只好表态:“那就让岸英当我的翻译官吧!岸英愿意吗?”
毛岸英兴奋地欢呼起来:“一百个愿意,只要能上前线,让我干什么都行!”
看着一旁欢呼雀跃的毛岸英,彭德怀也跟着笑了,他说:“主席,让那些记者知道的话,这可是头条新闻哟。”
毛主席想了想,不无幽默地接着说:“还是不要让记者知道得好,要是传到杜鲁门的耳朵里,又要说我毛泽东好战咯!”
彭德怀心领神会,知道这件事要保密。
酒过三巡,毛主席再次举起酒杯,慨然地说道:“这杯酒,就当为你们送行咯,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图 | 毛主席和毛岸英
10月8日早晨,云雾低垂,空气潮湿,预示着一场秋雨即将来临。
上午,一辆辆轿车缓缓驶来,里面坐着一批特殊的人物,他们就是彭德怀及其秘书张养吾、警卫员郭洪光;高岗及其秘书华明;总参谋部作战参谋成普、机要参谋海欧,以及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大概过了10分钟,飞机轰然起飞,射向灰色的天空。
机舱内,一片沉默,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相互间不知姓名。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位苏联同志掉下一支钢笔,毛岸英看到后,立刻指着钢笔说:“格尔瓦斯!”恰巧张养吾也学过俄语,他知道“格尔瓦斯”就是钢笔的意思。
于是在好奇之下,他不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毛岸英身上。
飞机到达沈阳北陵机场的时候,暴雨下个不停,这一行人被迫在机翼下躲雨。
张养吾好奇的心思丝毫未减,他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小声地问彭德怀:“我听见那个小同志会讲俄语,以前没有见过,他到底是谁呀?”
彭德怀见他似乎已经察觉,于是就小声地回答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叫毛岸英,记得保密。”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雨势也在慢慢变小。彭德怀带着毛岸英和张养吾坐上一辆轿车,来到沈阳市和平街一号。
图 | 张养吾
当天傍晚,彭德怀把张养吾、毛岸英、郭洪光叫进办公室,交代了入朝作战的消息,还成立了一个党小组,由毛岸英担任小组长。
10月23日黄昏,毛岸英搭乘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长任荣的座车,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鸭绿江,正式踏上了朝鲜战场。在那里,他将有不同的际遇和生活。
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矿区,有一间铁皮盖顶、阴暗潮湿的简易工棚,毛岸英就住在这里。
此时的他,正拿着行李,开始整理起自己的床铺。
“岸英,还没有搞好啊?”张养吾走了过来,他一边说着,一边跨进工棚内。
“马上就好了!”毛岸英扎进一堆行李中,里面有铺的、盖的、棉的、毛的;还有一大摞书:中文、俄文、英文,各种各样。
看到这里,张养吾不禁感叹:“书山有路勤为径,你这是搬着书上战场啊!”
“有些书是爸爸准备的,有些是我自己的。”
两人正说着,任荣部长来了,他是毛岸英的另一个邻居……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美军空军称王称霸,横行无阻。为了防止空袭,除个别值班者外,其他人被迫夜间工作,白天防空,几乎天天都是如此。
那时候,毛岸英和张养吾原计划在住处附近挖一个防空洞,可满山都是坚硬的铁矿石,一镐下去,直冒火星。于是他们只好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飞机一来,就往树林里钻。
张养吾回忆说:“毛岸英、任荣和我,防空时经常在一起,山上那么多马尾松,钻进去飞机是看不见的……”
在经过几十天的共同生活和工作,张养吾打心里喜欢毛岸英,这不仅因为他是国家主席的长子,还因为他身上具有许多难能可贵的优点。比如满腔是报国热情,忘我的工作精神,刻苦的学习态度等等。
可是,相处的时间总在慢慢减少,张养吾深感自己缺乏战斗经验,无法适应战时生活,就找彭德怀要求“调一下工作”。彭德怀让他回西安任职。
就这样,张养吾回到了祖国。后来,组织又从西北军区司令部又调来了一位参谋,他叫高瑞欣。
图 | 高瑞欣
1950年11月24日下午,2架美军侦察机出现在大榆洞上空,它们盘旋了近一个小时,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这种异常的现象,马上就引起了志愿军首长的关注,他们当即研究了几条规定:明天早晨4点前开饭完毕,除值班者外,其他人在天亮前全部进洞。
一切都在有序进行着。解方参谋长领着司令部的同志,隐蔽在南方的一座大矿洞里;而我们的杜平主任和政治部的几位同志则来到山沟里的一座地下涵洞;距离“彭总作战室”两三百公尺的地方,有一座仅可容纳五六人的小矿洞,这是总部首长的防空洞。
25日那天上午,金灿灿的太腾讯2分彩阳缓缓从东边升起,大矿洞里的战士甚至可以相互看清对方的眉眼。
昨天夜里,对中国志愿军而言,是最重要的一夜。因为各部队必须在制定时间内进入指定的地点,做好黄昏发起第二次战役的准备。
彭德怀为此调兵遣将,忙到大半夜,毛岸英也跟着忙到后半夜才睡。
上午9点多钟,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往日这个时候,敌人最为猖獗。但今天不知怎么了,连飞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大概到了10点的时候,敌机还没有来,毛岸英就和高瑞欣离开矿洞,朝着“彭总作战室”走去,他们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
上午11时,防空号突然吹响,正在值班的成普、徐亩元和回到“彭总作战室”的毛岸英、高瑞欣等人立即冲了出来,就近隐蔽。
不多时,从南方飞来4架轰炸机,它们疯狂地掠过总部上空,径直朝北方飞去了。
这种情况,让大家都产生了一个想法:“它们大概是去轰炸鸭绿江大桥了吧!”
于是,毛岸英等人又回到了作战室。然而,就是这次回去,发生了一件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毛岸英等人回到作战室后不久,狡猾的敌机突然折转回头。其中,有一架敌机俯冲着飞向“彭总作战室”,翅膀一抖,丢下几十颗凝固汽油弹。
在这些汽油弹落下的瞬间,可以清楚地看见,有两个人影从屋内跑了出来。最先出来的是徐亩元,他安然无恙,随后的是成普,他慢了一步,被爆炸的气浪推倒在山下,半边脸都已经烧伤。
只见“彭总作战室”窜起滔天火光,并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整个房间在汽油弹的摧毁下,瞬间变成一片火海。
毛岸英和高瑞欣因为来不及跑出,葬身于火海之中。
当彭德怀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顿时站立不稳,久久一言不发。
初冬的天气,充满了寒意,尤其是在这大山之中,更让人觉得清冷。彭德怀带着几个随员,在山坡上漫步走着,他连帽子也没有戴,还把风纪扣解开,背着手,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那一刻,他好像苍老了许多。
此时的彭德怀,心里已经乱成了一团,他仰起头,望着灰色的天空,默默无言,许久,他才发出一声长叹:“毛主席把他的儿子托付给我,我怎么向他交代啊!”
毛岸英的牺牲,对彭德怀打击巨大,他一生都没有忘记这件事,始终觉得对不起毛主席,没有尽到责任。
图 | 彭德怀
毛岸英牺牲以后,有人找到了他的手表,并把手表交给了彭德怀。彭德怀噙着眼泪,将表放在一旁,对秘书说:“你暂时保管一下。”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小得几乎听不清。过了一会儿,彭德怀突然大声哭喊起来,嘴里不停重复着:“毛主席把岸英交给我,我太大意了……”
下午三时,彭德怀和志司党委商量,决定把这次的不幸事件报告军委。彭德怀拿出一张电报纸,他要亲自给毛主席起草一份电报,电报是这样写的:
“军委并高、贺: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经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时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这封电文,彭德怀写了1个多小时,因为他太伤心了,不知道该如何向毛主席交代。
这封电文在当时属于绝密电报,直到70年后,也就是2020年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公之于众。
2020年11月9日,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二十集:历史铭记》中,首次公开了这封电报,里面记载了毛岸英牺牲的细节,就算今天读起来,也会让人潸然泪下……
时间回到1950年。当周恩来看完这封电报后,也是十分地震惊。由于事情猝发地如此突然,以至于他看完电报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双手都在颤抖。
周恩来深知,毛主席一家已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眼下又在异国他乡,被敌人吞噬了最器重的长子的生命,这对他来说,打击该有多大啊!
想到这里,周恩来眼中充满了泪水,他仔细斟酌了一会儿,在电报上写道:
“刘(少奇)朱(德),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
当消息传到刘少奇那里时,他同样感到震惊,考虑到毛主席身体不太好,他同意了周恩来的意见,决定暂不将毛岸英牺牲一事告诉毛主席。
1951年1月2日,毛主席的身体已经痊愈,周恩来写信把毛岸英牺牲一事告诉给毛主席,并随信附去了1950年11月25日的这封电报。这封信是由叶子龙呈送给毛主席的。
那个时候,毛主席还不知道,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先是一愣,紧接着盯住叶子龙一声不响,眼睛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叶子龙不敢说第二遍,自然地低下了头。
毛主席眨了眨眼睛,目光开始移动。他望向茶几上的烟盒,想要抽烟,但两次都没能从烟盒里抽出烟来。最后,还是卫士长李银桥帮他抽出一支,再帮他点燃。
屋子里静悄悄的,谁也没有讲话,只能听到毛主席大口的抽烟声。这时的毛主席,眼眶已经湿润,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在抽完第二根烟的时候,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图 | 毛主席
胸怀博大的毛主席,尽管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但表面却以常人没有的自制力,控制地很平静。最后,他还在为痴情等待丈夫的儿媳着想:“这件事不要急着告诉思齐。”
1951年2月下旬,彭德怀回国,向毛主席汇报朝鲜战况以及请示今后的作战方针,最后还向毛主席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情况。
他十分愧疚地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没有保护好岸英,致使他和高参谋牺牲,我应该承担责任,请求处分。”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慢慢地抬起头,反而安慰起彭德怀来:“打仗总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已经牺牲了很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无比光荣的,岸英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图 | 毛主席和彭德怀
1954年12月24日,彭德怀坐在写字台前,就毛岸英遗体永久安葬的问题,专门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
我意即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的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
周恩来接到信后,在信上批示同意,并转送给刘少奇、邓小平传阅。
就这样,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里,增加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坟墓,墓前竖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上面写着:毛岸英同志之墓。